结膜囊挛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您为啥会脚后跟疼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TUhjnbcbe - 2023/1/4 10:23:00

陈女士,今医院就诊。

“医生,快给我看看,脚后跟疼,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了。”

“女士,脚后跟疼痛的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具体表现为什么样的疼痛?”

“有两年多了吧,刚开始走路过久或者的站的时间长了会出现脚后跟酸痛,休息一下会明显好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后来出现不适症状的时间越来越长,且休息也不会明显缓解。

大概一年前,脚后跟疼痛加重,像针扎的一样疼,需要借助外物才能勉强站立。就去了附近的一家诊所,经过针灸、按摩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不过近期症状又有严重的迹象。现在走路的时候不得不调整走路姿势,连累的膝盖也有些疼痛。”

结合陈女士描述的症状,初步怀疑其患有足底筋膜炎;又进行了系列的神经系统相关辅助检查之后,证实了最初的想法;陈女士确实是足底筋膜炎患者,而且比较严重。

得知结果之后,陈女士也问出来心中的疑惑,“足底筋膜炎是什么疾病?严重吗?其他疾病不会导致脚后跟疼痛吗?”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来揭晓。

走路脚后跟痛,当心“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属于比较厚的一种筋膜,厚度大约为2~4mm,致密且坚韧。该筋膜的位置较深,主要位于足底皮下脂肪组织深面,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维持足弓稳定。

而且足底筋膜属于受力最大的部位,尤其是足跟着地时,差不多承受着超越全身2~3倍的作用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多数学者认为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跖筋膜因反复牵拉过程中受到的微损伤和微撕裂有关或因继发性跖筋膜微撕裂和细小的出血,并在损伤处产生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

足底筋膜炎,又称为跖筋膜炎;该疾病常表现为起床足部触地后、久坐后步行时出现剧烈疼痛,在行走数步之后,可以稍缓解;不过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疼痛加剧,病情严重者在站立位休息时也有疼痛感。

40~70岁爱好长时间走路、登山等活动的人群,倘若出现上述症状,可以怀疑足底筋膜炎。

针对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以采取冰敷、功能锻炼、皮质类固醇注射等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病情,但是从其疗效上看,并不理想。

保守方式效果不好,采取手术?尽管手术治疗的效果不错,但是不得不考虑手术的损伤性、费用、恢复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术的使用。

在临床上发现,虽然相对于手术治疗来说,冲击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以其无创、安全、方便快捷、显效快等优点,使得其脱颖而出。

目前认为,冲击治疗用于治疗足底筋膜炎和3方面因素相关。一方面是冲击波可能会刺激血液循环增加、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和新成骨细胞的生成、帮助肌腱恢复、促使损伤局部释放P物质等,能够起到止痛作用有关;

另一方面,冲击治疗具有一定的抗活化作用,而且能够刺激神经纤维,造成疼痛受体细胞膜被破坏,进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加强止痛效果;

还有,冲击波能有效改善局部区域的新陈代谢,松解并减轻钙沉积,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消除水肿,提高肌组织的机械负荷。

总是脚后跟痛?你或许患上了跟腱炎

发现脚后跟疼痛,并不代表着一定患有足底筋膜炎,出现跟腱炎也会出现脚后跟疼痛。不过跟腱炎的脚跟疼痛和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相比并不相同,主要表现为晨起跟腱处疼痛、僵硬,活动后症状加重;且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明显发现跟腱局部肿胀,以及跟腱部或跟腱止点处压痛明显。

足底筋膜受力较大,同理,跟腱也是人体承受力量最大的肌腱。肌腱处于紧绷状态时,轻微的损伤即可造成少量的胶原纤维断裂;运动不协调、过度运动、巨大应力集中在跟腱与跟骨交汇处等都容易形成跟腱炎。

通常情况下,封闭治疗能用来治疗跟腱炎,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与麻醉剂合用,具有抗炎、镇痛和减少粘连等功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但是对于一些复发率较高、跟腱症状持续存在的顽固性跟腱炎患者来说,仅依靠封闭治疗,效果不佳,常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方式。一般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另外,射频热凝术相较于微创减压手术,效果更好;由于其高频电流恒温、定时、可控能有效促进腱周血液循环,迅速止血,降低感染率。

脚后跟走路疼,拍片说是跟骨骨刺!怎么办?

还有些患者出现脚后跟出现疼痛,进行拍片检查发现跟骨骨刺,这两种之间也存在联系吗?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跟骨骨刺,当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点处持续性的牵拉损伤时,身体的代偿机制发挥作用,把大量的钙元素和磷元素输送给被撕裂的韧带与筋膜的附着点处,以加强韧带和筋膜的附着点处不被拉伤或拉脱。

久而久之大量聚集的钙元素和磷元素会使韧带与筋膜附着点钙化骨化,就会形成足跟骨骨刺这一病理现象。

跟骨骨刺虽然常和疼痛同时存在,但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往往不在于是否有骨刺;主要和局部是否有炎症相关。骨刺的存在,对周围的肌肉、腱膜等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局部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且炎症反应以及其代谢产物对足部的神经末梢有刺激作用,从而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

另外,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和跟骨内血液淤积、骨内压增高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

该种情况,大多数的患者通过使用鞋垫、矫形器、冲击波理疗、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或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都可以缓解症状;但是还有小部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肥胖的人群,更易出现脚后跟痛,不要不当回事

有研究发现,肥胖的人群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加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肥胖的人群,在站立或者行走的过程中,对跖腱膜、组根部脂肪垫等负荷远超正常人群,且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通常情况下,人体足跟部厚度较大,并且有特殊的脂肪垫在里面;这里的脂肪垫比较特殊,其中含有很多较强弹性的纤维隔,皮肤和骨之间就是由这些纤维隔进行连接的,进而形成很多比较小的空间,且空间中充满脂肪球。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能够发挥减轻震荡、缓冲压力的作用,为人体提供保护;但是肥胖的人群,脂肪垫在长期超负荷压力的状态下,难以维持正常的形态以及生理功能,增加了其发生病变的风险,进而引起脚后跟疼痛。

同时,注意体重超标,也会对维持足弓的趾腱膜造成更大的拉力作用,因此在足跟骨趾腱膜附着处,会承受更大的牵拉刺激,进而发生跖腱膜炎,引起足跟痛的症状。

故此,体重超标的人群,想要降低脚后跟疼痛的发生率,积极进行减肥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刘瑞莲,屈红林.中老年足底筋膜炎及其康复训练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35(15):-.

廖立青,武凯,李义凯.封闭治疗跟腱炎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38(07):-.

王文修,宋太华,张海勤,侯海涛,张红卫.关节镜下射频微创术与微创减压术治疗顽固性跟腱炎的临床比较[J].慢性病学杂志,,17(08):-.

周后全.跟骨骨刺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手术切除[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8):54.

谢红平.为何肥胖人群容易患足跟痛[J].饮食保健,,7(9):-.

1
查看完整版本: 您为啥会脚后跟疼常见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