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囊挛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常用中药药性甘草
TUhjnbcbe - 2020/12/31 13:53:00
白癜风要忌口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0929/4265574.html

甘草

甘草

国老,粉甘草,甜甘草,甜草根,粉草,生草,西粉草,甘草节,甘草梢,

平,甘。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调和药性。

本品实为脾胃之良药,生用偏凉,能清热解*,炙用性温,能益气补虚,其甘缓之性,又能缓急止痛,故可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气虚血少、心中动悸、痰嗽咳喘、腹痛挛急以及疮疡肿*诸证。由于又能调和药性,解百药之*,同热药用之可缓其热,同寒药用之可缓其寒,能使补而不致于骤,使泻而不致于速,本药用之最广。然甘缓壅气令人中满,湿阻中满者不宜用。

1.补脾润肺:①用于脾胃虚弱,中焦气虚,症见气短少食,肢软乏力,食少便溏,El淡腹胀等,可与*参、白术、茯苓同用。②用于虚弱劳损,元气不足,体倦乏力,可与*参、*芪同用。③用于肺虚咳喘、慢性支气管炎,症见久咳不止,痰少而黏,口燥咽干,咳声嘶哑等,可与川贝、麦冬、沙参、桔梗、陈皮等同用。

2.益气复脉:用于气虚血少,心悸自汗,脉结代,可与生地、麦冬、*参、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筋肉挛急疼痛等。治疗胃脘剧烈疼痛(胃痉挛痛),可用甘草克,白术30克,水煎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单味熬膏服或与煅瓦楞子研末服;治疗脘腹及小腿肚痛(腓肠肌痛),可与白芍同用,如芍药甘草汤。

4.清热解*:用于疮疡肿*、咽喉肿痛及农药、食物中*治疗肿*,可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治疗湿疮和面部痤疮,可用甘草45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治疗咽痛,可与桔梗同用,或与忍冬藤等配伍;治疗农药、食物中*,可与绿豆煮汤服。

5.调和药性:在复方中用之,以减低或缓解药物的偏性或*性。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生草梢,善治尿道痛、淋证;生草节,适宜消肿*、利关节;粉甘草,偏重清内热、泻心火。同是一物,其炮制所取不同,则功效作用亦不同。

1.配芍药:芍药养血敛阴,平肝止痛;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合用,酸甘化阴,能滋阴养血,平肝缓急,解痉止痛。

2.配滑石清热解暑,利水和中。滑石气轻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可泻热,滑可利窍,淡可渗湿,配以甘草泻热和中,既助滑石清暑祛热,又可缓其寒滑太过,有清暑利湿而不伤正、安和中焦又不致留邪的特点,二药一动一静,配合尤妙。

3.配桔梗:清热利咽,排脓解*。桔梗引药上行,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润肺止咳,缓急定痛。二药配合,一宣一清,共奏清热利咽、解*排脓及宣肺祛痰之功。

4.配桂枝:补益心阳。桂枝辛甘性温,行里达营;炙甘草味甘而温,补中益气。二药相伍,专人心营,有辛甘化阳之力,辛甘相资,助阳而不燥,补营而不寒,桂枝得甘草,则内补营气而养血;甘草得桂枝,则补中和卫而扶阳。

5.配干姜:温中复阳。甘草能和中缓急,干姜能温中逐寒,二味合用,辛甘助阳,一复中焦胃脘之阳,一温肺中寒饮之冷。

6.配大*:泻火解*,消肿止痛。大*能通便泄热,解*疗疮,活血祛瘀,然其攻破之力峻猛,最易损伤中焦脾胃而克伐生生之气;甘草能和中缓急,清热解*,调和药性。二药合用,可助其功而杜其弊。

7.配牛蒡子:解*利咽。牛蒡子可升可降,有疏散风热、解*利咽之功;生甘草可清可解,有清热解*、润肺止咳之力。二药合用,既大增清肺疏风、解*利咽的功效,又可缓牛蒡子之性冷滑利而固护脾胃,故善治肺经风热或郁火、热*上炎的咽喉肿痛、声嘶音哑等。

8.配*芪:补中益气,补虚托*。*芪补脾肺、升清阳,甘草补脾胃、益中气。二药相须,取甘以守中,则补中益气之力大增,二药合用,共奏补虚托*、排脓解*之效,治疗气血不足、疮疡内陷、久不收口之证尤宜。

9.配金银花:泻火解*。金银花泻火化*,生甘草清热解*。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广泛用于外科疮疡*肿的治疗,有泻火解*、消肿止痛之功。

10.配乌梅:生津止渴。乌梅味酸而涩,配甘草之甘,则酸甘化阴,能滋阴养阴而生津止渴,善治虚热消渴诸证,同时,乌梅酸涩敛收,可收敛肺气,配甘草润肺祛痰,能治久咳肺气浮散之症。此外,乌梅能酸涩固肠,配甘草之补脾缓急,还可治疗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等证。

1.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2.痢疾初起不宜用。

3.中满者勿服。

煎服,1.5-9克,清火解*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梢,去尿管涩痛;节,消痈、疽、厥、肿;子,除胸热;身,生炙随用。本品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久服较大剂量的甘草,每易引起浮肿,使用也当注意。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

甘草的功效作用

《本经》:“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

《本草图经》:“甘草能解百*,为众药之要,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尝试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

《用药法象》:“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作大热。……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热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汤液本草》:“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所宜也。”

《本草纲目》:“解小儿胎*惊痫,降火止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用中药药性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