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室的值班经历中,我曾多次遇到佩戴软性隐形眼镜的“隐形族”朋友们,在深夜时分前来求助。她们反映,在准备就寝时取下隐形眼镜,却意外发现镜片不知所踪,因此担忧是否掉落到了眼球内。由于慌乱中不断揉搓眼睛,镜片并未取出,反而导致眼睛愈发充血,当场吓得泪流满面。
在裂隙灯的辅助下,轻轻拉开患者的眼皮,发现那枚失踪的镜片竟委屈地蜷缩在结膜囊的隐蔽角落。眼球是一个紧密的球体,隐形眼镜根本无法自行进入。这种无端的误解,让我想起了隐形眼镜多年来所承受的种种“罪名”。
01隐形眼镜使用误区解析
?误区1:隐形眼镜容易获取许多人误以为软性隐形眼镜易于配戴,因此可以在商店里随意购买。然而,实际上软性隐形眼镜的配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不能随意购买。否则,就像穿上不合身的衣服一样,不仅影响舒适度,还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
?误区2:度数等同于框架眼镜在近视度数小于00度的情况下,隐形眼镜度数与框镜度数确实可以相等。然而,一旦近视度数超过00度,这个等式就不再适用。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度数不等同,尤其在高近视度数情况下。这主要是因为隐形眼镜与框镜镜片与眼球的距离存在差异。当近视度数较高时,这种差异对配镜的影响不容忽视。若过度矫正,会导致眼睛负担过重,进而引发视疲劳等症状。
?误区3:高含水量更佳隐形眼镜的含水量,即镜片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会影响镜片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含水量较高的镜片通常更柔软,佩戴起来更为舒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含水量越高越好。隐形眼镜含水量不宜过高,以免吸走眼球水分造成不适。此外,湿度较高的环境也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选择隐形眼镜时,不必过分追求高含水量,而应依据个人的佩戴需求和舒适度来挑选合适的镜片。
?误区:补水可延长佩戴时间许多隐形眼镜佩戴者会随身携带眼药水,以期通过补水来延长佩戴时间。然而,这些大容量的眼药水往往含有防腐剂及收缩血管的成分,长期使用反而可能加剧眼部干燥。更合适的选择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佩戴时间不宜过长。
?误区5:免揉搓护理液的效果免揉搓护理液不能完全去除沉淀物和细菌,揉搓效果更好。免揉搓护理液虽然能对镜片表面的沉淀物产生一定效果,但它无法彻底清除镜片微孔及某些弧度中残留的蛋白质,更无法清除细菌等微生物。实验证明,揉搓镜片对于减少蛋白沉淀至关重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揉搓的镜片,其蛋白沉淀明显减少。因此,追求美丽与便捷二者兼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
?误区6:替代护理液的风险当“隐形族”们外出时,可能会面临一些不便,因此,有些人会尝试用矿泉水或自来水代替护理液。然而,不能用矿泉水或自来水代替护理液,因为护理液具有杀菌、保湿和去除蛋白的功能,而矿泉水和自来水则不具备这些功能。
?误区7:镜片护理延长寿命与过期食品可能导致的中毒风险相似,过期镜片即便护理得当也不能继续佩戴。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镜片的抗菌和抗蛋白沉淀能力会逐渐减弱,同时透氧性也会下降。若因此导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责任并不在隐形眼镜本身。
?误区8:散光患者不能佩戴这是一个广泛的误解。实际上,软性隐形眼镜可以矫正部分散光,但需要专业验配。对于度以内的散光,普通软镜即可满足需求。若散光度数超过度且无法适应硬镜,不妨考虑定制散光软性隐形眼镜,其矫正效果同样出色。
?误区9:隐形眼镜削弱抵抗力若隐形眼镜未得到妥善护理,其上沉积的蛋白质和细菌等微生物确实可能增加眼部感染的风险。但关键在于这些沉淀物,而非隐形眼镜本身。正确护理可降低感染风险,不影响抵抗力。只要遵循正确的清洁护理方法和定期更换镜片的建议,隐形眼镜对泪液循环和角膜的影响便可降至最低,几乎可以忽略。
?误区10:长期佩戴的影响这个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多项研究已经证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不会导致角膜变薄或视力下降。即便那些认为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后无法进行激光手术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辟谣之路虽有时让人感到疲惫,但作为医生,深感有必要对行业内的误解进行全面的澄清。否则,我们难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负责任的医生。在此,我们为“隐形族”们划出重点:专业验配是佩戴隐形眼镜的关键,而日常的清洁与护理则需大家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