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囊挛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节损伤达到度,一定要做关节置换吗 [复制链接]

1#

在骨科门诊,20~50岁的中青年人膝盖疼痛问题很常见,按理说都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不该像老年人似的“关节生锈”,但他们确为此饱受折磨——上下楼膝盖打软、疼痛,入厕时难以起蹲,走路稍微多一点就酸痛,跑啊跳的,压根儿就不敢奢望,等等,严重时膝盖会积液肿胀,甚至没法走路……

而且,贴膏药、针灸按摩、吃氨糖什么的,都不能解决问题,时常反复。医院做核磁检查,医生说,已经损伤到Ⅳ度了,保(dui)守(fu)治(zhe)疗(guo),拖到60岁,做关节置换或者单髁置换吧!

傻眼了,没想到爹妈给的“原装”关节要被废弃了!问题是,60岁,还很遥远,怎么办?

那么,关节损伤到Ⅳ度,一定要做关节置换吗?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问题1:关节损伤Ⅳ度,是什么意思?

为了区别关节损伤的不同程度,临床上将损伤分级。常见的有三种分级方法。

第一种是按X线分级,也就是KlleLawrence(K-L)分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无变窄,可疑骨赘或微小骨赘;I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有明显的轻度骨赘;III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骨质有硬化性改变,中度多发骨赘形成;IV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严重硬化性改变及明显关节畸形,有大量骨赘形成。

第二种是关节镜下Outerbridge分级:1度—表面轻度的水疱(软化和肿胀);2度—直径小于1cm的毛糙和浅表溃疡、纤维化;3度—损伤直径大于1cm的深溃疡,无软骨下骨暴露;4度—全厚撕裂合并软骨下骨暴露。

第三种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系统(ICRS):1度—表浅的、钝性的缺口和表浅的开裂;2度—损伤小于软骨厚度的一半;3度—损伤大于软骨厚度的一半但未达到软骨下骨;4度—全厚撕裂合并软骨下骨暴露。

第一种分级方法是基于X线检查结果,因为X线只能显影骨头,关节在X片子里只是表现为“间隙”,具体内容不可见。所以,X线是用“间隙”来间接判断关节的损伤程度。关节间隙越小,损伤就越严重。骨赘则是关节的不正常磨损刺激下的应激反应物。

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下探查关节损伤更直观了,但毕竟是有创检查。核磁检查是无创的,虽然没有关节镜下直观,但关节的具体内容清晰可见。所以,核磁检查成为当下最主流的关节检查手段。

不同的检查技术支持,有相应的分级标准随之对应。总的来说,关节损伤Ⅳ度是最高级别的损伤程度了,通常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赘生成,关节软骨撕裂且软骨下骨暴露。其中,软骨下骨暴露是根本要点。

那么,软骨下骨暴露,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意味着疼痛显著加重,因为软骨本身没有神经分布,这也是我们关节健康的情况下,活动关节自如且无疼痛不适的原因,但骨头却密布神经,一旦软骨下骨暴露,就意味着活动关节时,骨头和骨头直接摩擦,不敢想象的痛啊!

其次,意味着关节损伤进程提速。因为对暴露的软骨下骨而言,其保护层——软骨,已经磨损殆尽。一方面,周边软骨会加速剥脱,也就是说更多的软骨下骨会被暴露出来,即损伤面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软骨下骨不断受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关节腔内炎性成分越来越多,关节腔内的微环境越来越糟,还可能伴有积液肿胀、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简单地概括,就是进入了恶性循环,而且恶性循环不断提速。

余年前,年,英国医学教授就发现,软骨损伤不可自然逆转,且一旦损伤势必加速损伤的“瀑布效应”,这种加速不是简单线性,而是指数级的。

问题2:为什么医生会建议做关节置换手术?

对关节损伤Ⅳ度的病友,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关节置换手术。这是因为修整和缝补之类的措施,不仅太费周章,而且于事无补,倒不如直接替换,来得干净利落。

关节置换手术,是开放性手术,创面较大。相对而言,关节镜手术,创面较小。但是关节镜手术能做的,主要是清理(比如冲洗腔内的磨削物、游离体等)、局部切除(比如增生的滑膜皱襞、破损的半月板)、磨削(比如毛糙的软骨面)、缝合(比如撕裂的半月板等),以及重建(比如断裂的韧带)等。对关节损伤Ⅳ度而言,关节的受损处,如同一堵残垣的墙,千疮百孔,关节镜手术已经捉襟见肘,不堪应对,倒不如推倒重来,这样,关节置换术就成为医生的推荐方案。

问题3:关节置换手术的利与弊?适应证和禁忌证?

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减轻关节痛苦,重建关节功能。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为保守治疗无效、关节镜手术无能为力的关节损伤病友提供了假体解决方案。

关节置换手术的弊: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翻修风险。根本原因在于假体寿命限制和人体关节周边因素变异。手术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局部软组织及血液循环障碍、止血带综合征等,后遗症包括假体松动、后期感染等。

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证:首先排除引起关节和肢体疼痛的其他原因,比如其他病因引起的放射痛、牵涉痛、周围血管疾病,关节间隙完全消失(否则术后满意度低)、各种保守方案均无效(比如抗炎药、减少活动量、拄拐、PRP、SVF等)。其次,60~75岁是合适的年龄段,小于60岁意味着假体翻修风险大,大于75岁意味着手术耐受风险大。第三,肌肉力量无严重缺失和术后康复难度心理准备无严重不足。

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证:近期和当前关节或身体其它部位存在感染、肌腱不连续或严重的功能障碍(比如屈曲受限或挛缩),肌力不足导致的关节反张畸形、骨质缺损、关节融合术后等。病友的内科情况,比如无法耐受麻醉、无法满足术后的代谢需求,对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产生影响等相对禁忌证情形。

简单地总结,关节置换手术是不得已的措施,且一般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病友保守治疗,拖延到60岁再做手术的原因。

问题4:关节损伤Ⅳ度,一定要做关节置换吗?

这个问题,我们腿友之家经常被病友问到。我们非常理解病友面临这个问题时,内心的恐惧与不甘。他们内心聚焦在三个问题上:

第一,我是不是未来必须非做置换手术不可?

第二,当下我可以采取什么有意义的措施?

第三,我的生活品质还能继续吗?

说到这里,可以后退一步来思考,为什么要做关节置换?因为关节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就是说,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是关节问题,而是如何让正常生活品质得以维持,这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而病友顾虑的,恰恰是关节置换手术后潜在的不确定性,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能延续病友的正常生活品质,又能规避潜在的术后困扰,至少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呢?

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用患者自体脂肪来源的SVF做了一组这样的临床实验。

样本:位已经被医生建议并计划要做关节置换的Ⅳ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分布19岁~94岁,平均年龄62岁。病灶部位包括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

评价标准:患者最终放弃手术计划

实验结果:最终只有4位患者执行了关节置换手术,占总样本量的0.8%,其他的患者因为SVF干预后的症状大幅改善,而决定放弃手术计划。而且,对绝大多数年长的骨性关节炎Ⅳ度患者,SVF依然能够很好地改善症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品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对绝大多数关节损伤Ⅳ度的病友来说,未来的关节置换手术,自体脂肪来源SVF可以让它永远地“未来”。

SVF全称叫做自体脂肪来源复合修复因子,是将抽取出来的人的自体脂肪组织,除去其中的成体脂肪细胞而成,主要成分是自体原生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PRP(富血小板血浆)+高浓度的营养细胞群。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广泛存在于人体脂肪组织中,可分化成软骨细胞;富血小板血浆PRP,含高浓度的白细胞,比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可控制组织的炎症反应;营养细胞,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因子组成,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SVF中的各组分之间有协同效应,相互影响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增加组织的修复能力和创面愈合能力,安全、有效。

所以,关节损伤Ⅳ度的病友,选择SVF疗法,可以延迟甚至避免关节置换手术。

什么时候接受SVF疗法最好?

最好的种树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今天!

最好的SVF治疗时间是3年前,其次是今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