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片角膜对人有多重要?医院党委书记、眼科教授洪朝阳给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人眼角膜就像照相机镜头,如果镜头坏了,必须换上新的,照相机才能继续工作。”角膜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眼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在眼科中心,洪朝阳时常要面对复杂病情,有眼外伤患者、角膜炎患者、先天性角膜混浊患者、角膜皮样瘤患者……他们都面临失明的困境,期待光明的来临。一时疏忽导致多年痛苦现在只想好好看一眼孩子38岁的许女士(化名)自幼双眼视物模糊,当时没有红肿疼痛的症状就未及时就诊,却不曾想这一时疏忽导致了她多年的痛苦。7年前,许女士视物模糊的症状加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医院治疗,还曾做过一次左眼角膜移植手术。本以为“苦尽甘来”,不料,自3年前,许女士的视力再次明显下降,很快就从视物不清发展到眼前白茫茫一片,她的世界再度失了颜色,连自己儿子的脸都看不清,只得再次踏上四处求医的道路。这3年,许女士每回生日许愿都是希望有一天能把眼睛治好,看清楚儿子的脸。“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却只能用手摸索着感受他一点一滴的变化,这种感觉真的很遗憾很无助。只要能让我好好看看孩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也满足了。”百分百信任遇到了这么好的医生11月初,许女士慕名来到医院眼科中心后,洪朝阳教授为她看诊。洪朝阳仔细检查后,告诉许女士,第一次移植的角膜出现了明显的排斥反应,角膜全层混浊,情况很严重。洪朝阳教授在门诊(资料图)对许女士来说,再次进行角膜移植是唯一的办法。但第二次移植,相比第一次手术更容易出现植床组织缺损、植床边缘机械损伤、受体致敏状态下角膜排斥几率增大等情况,甚至会有摘除眼球的风险。“洪教授,我还是想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拼一把。能遇到您这么好的医生,我们全家都百分百信任!”许女士坚定地说道。不久,眼科中心接到了浙江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工作人员的电话,一位车祸重伤患者的家属有意愿捐献器官,家属同意捐献角膜并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一对承载着逝者家属的祝福与希望的健康角膜即将让包括许女士在内的两位患者重见光明。角膜上穿针引线为她赢得缤纷世界洪朝阳教授亲自为许女士实施手术。他坐在手术台前,打开眼睑,用碘伏冲洗结膜囊后,小心翼翼地用角膜环钻切下她已经完全混浊的角膜,然后在角膜供体相同位置精心切割出稍大的角膜植片。洪朝阳教授正为许女士做手术随后,洪朝阳将裁好的植片稳稳地放在眼球正中央,拿起镊子和针线开始缝合。在只有毫米厚度的角膜上穿针引线,同时充分考虑角膜的弹性,缝合的稳固性和密闭性,要求手术医生不仅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心态。随着最后一针缝合结束,许女士的角膜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年的生日愿望都是希望你的眼睛好起来,可以送我去上学。都说愿望说出来不灵验,我保守了三年秘密,愿望成真啦!”术后第二天,许女士视力提高到0.2,术后一周复诊视力已达到0.5。许女士的儿子笑得格外开心,直接在诊室里蹦了起来。洪朝阳慈爱地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亲切地说:“接下来切口愈合、水肿消退,你妈妈的视力会进一步提高。不仅能送你上学,还能每天陪你学习陪你玩耍。”另一位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同样恢复良好。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变致盲、提高视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洪朝阳教授在角膜移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以角膜移植为“武器”,坚守在“为了人类光明”的事业最前线,带着这些患者向光而行、走向光明,目前成功手术的患者最小的2岁多,最大的近90岁高龄。我们也深深感恩,那些献出爱与希望,奉献自己照亮他人的捐献者们。洪朝阳教授在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