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地铁,看到有个眼睛大大的、洋娃娃一样的1岁多的可爱小女孩冲我频繁眨眼,可爱极了。几分钟后,我察觉到一丝不对劲,这个孩子眨眼太过频繁太过用力。
因为我是一名小儿推拿师,看到这个可爱宝宝,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一名小患者,也是频繁眨眼睛,医院检查,医生给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频繁眨眼原因:
1、眼部疾病
(1)结膜炎:特点是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
① 细菌性结膜炎:流泪症状更为显著,常双眼发病;
② 病*性结膜炎:病初为一侧眼发病,而后另眼发病;大多根据症状诊断。
与大气污染及不注意眼卫生有关。
(2)浅层角膜炎:各种原因(细菌、病*感染;紫外线照射、机械、化学损伤、免疫因素、过敏因素等)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通称为角膜炎。角膜炎时患者伴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和较强的刺激症状,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溃疡形成、睫状充血。
(3)结膜结石: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细胞等的凝固物,没有或极少钙质沉着,并非真正的结石。结膜结石主要发生在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慢性眼病的患者,多出现在上睑,睑结膜上有质硬的*白色小点状突起,状如碎米,有的散在呈点状,也可密集成群。结膜结石又加重结膜炎。
(4)沙眼: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睑结膜表面粗糙不平,严重时并发睑内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溃疡、上睑下垂、沙眼性眼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分泌物涂片检测衣原体包涵体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
(5)慢性滤泡性结膜炎:常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为双侧,颗粒杆菌可能为其病因。晨起常有分泌物,眼部有不适感,滤泡多见于下穹隆与下睑结膜,但不肥厚,1~2年后自愈,无瘢痕形成。
(6)抽动症:大多同时伴随肢体抽动(耸肩、耸鼻子、吸鼻子、努嘴)、摇头、尖叫等,与情绪有关(批评多时症状会重),跟宝宝肝脏有关,推拿调理的话要调肝。
(7)屈光不正:尤其远视比较常见:远视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后,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要利用调节力量把焦点移到视网膜上,当看近物时,还要增加部分调节力,故经常处于调节状态,易产生视疲劳、眼部发痒、干涩等症状,为此患儿通过频繁瞬目来尽可能改变其视物模糊和视力疲劳的状态。
(眨眼的医学术语又叫瞬目,频繁眨眼又叫频繁瞬目)
2、发育问题
(1)倒睫:鼻梁低平又有内眦赘皮或者睑内翻的儿童,在下视时常会发生内翻倒睫,睫毛刺激眼球会有异物感。
3、眼睛营养素缺乏
如:维生素B2、维生素A、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叶*素等
维生素B2缺乏:会有眼红、发痒、视觉疲劳、眼睑痉挛,结膜非特异性炎症等,此类患儿多有偏食病史,饮食过分精致,缺乏新鲜蔬菜。
4、心理因素
如:原来正常,受周围小朋友动作影响或者跟家人学的,不仅眨眼还做*脸等。
5、蛔虫感染:
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及手卫生导致,表现为肛周瘙痒、腹痛,便常规可见虫卵。
6、眼睛进异物
眼睛进了些异物,比如一些小飞虫,或者有些灰尘等进到眼睛里,宝宝眼睛也会不舒适,也会表现出频繁的眨眼睛。
7、护理问题
不注意用眼卫生,用眼过度,经常给宝宝看手机、电视、ipad等电子设备,或者宝宝出去活动太少,长时间看绘本等也会导致宝宝眨频繁眨眼。
记得之前有一条新闻:奶奶一个人在家带孙子,为了做饭的时候不让孙子捣乱,就给1岁多的孙子看手机,几个月之后,孙子就看不见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孙子眼底坏了,老太太后悔的呜呜大哭,要自杀。孩子父母也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可是伤害已经形成,后悔莫及。
二、如果发现宝宝频繁眨眼怎么办呢?
1、首先排除疾病因素,如果有疾病,医院,治疗处理,避免延误。
2、如果没有疾病,建议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或者带着宝宝玩游戏,对于学龄期孩子,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建议先从“20-20-20”原则开始,每20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包括看书、绘本、玩乐高、电子产品等等近距离的用眼活动),要让眼睛休息20s以上,休息时,是要眺望远处(20英尺以外的物件)
近距离用眼时,保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姿势,“一尺一拳一寸”。
3、每周给宝宝吃2-3次深海鱼例如三文鱼、鳕鱼等,经常给宝宝吃胡萝卜、蛋*、菠菜等深绿色或红*色的蔬菜水果,或者单独给给宝宝补充鱼肝油、DHA、叶*素等眼睛营养素,保护宝宝眼睛。
4、给宝宝做眼保健操,促进宝宝眼睛发育,缓解眼疲劳。
5、注意眼卫生:
给宝宝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脏手抓东西吃。
6、跟孩子沟通时心态平和(有时候这确实很难),正确引导,不批评殴打辱骂孩子。
注:本文涉及的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医学诊断和治疗为准。
(素材来自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