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囊挛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患者版本眼部整形的基本解剖知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佳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前言

此文可以让你了解眼部医学名称的形态结构、位置、功能、毗邻关系,也是为了增加你对后续科普文章(甚至面诊设计)的理解程度、和深度。

一、骨骼及眶骨膜

眶部由额骨、蝶骨、上颌骨、颧骨、泪骨、上颚骨、筛骨呈金字塔式构成。其上覆盖的骨膜或称『眶骨膜』紧紧附着于骨缝及眶缘周围。『眶隔』附着于眶缘的眶骨膜,其较厚的纤维围绕眶缘,称为『弓状缘』。这一结构减少了眶孔的周径及直径,在眶缘上部和外侧部最厚。

上睑手术时施术者应注意避免损伤某些结构。泪腺位于前眶缘深面的上外侧,常下降至眶缘下方,在很多人中脱出至上睑眶隔后方。上睑手术中,腺体易与中间脂肪团外侧延伸部相混淆,而被去除。『滑车神经』位于鼻上眶缘后方5mm处,并紧贴骨膜,损伤神经可导致运动障碍。

二、外恻轫带

像迷宫一样的『结缔组织』固定于外侧眶骨,对保持眼球、眼周组织的完整、位置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如何有效地修复这些组织,是通过外眦固定术实现眼睑年轻化的关键点。这些被称为外侧支持带的组织在外侧眶部融合,像吊床一样支持眼球和眼睑。

图/眶部水平切面示由提上睑肌外侧角、外眦韧带、睑板带、Lockwood悬韧带、外直肌面颊韧带构成的外侧支持带

外侧支持带是由外眦韧带、睑板带、提上睑肌腱膜外侧角、Lockwood悬韧带、Whitnall韧带、外直肌的翼状韧带构成的。它们融合、嵌入眶外侧结节(Whitnall结节)上方覆盖的增厚的眶骨膜上。对于外眦韧带组成的命名还是有争议的。最近的解剖学研究提示外眦韧带有双重附着点。浅头与眼轮匝肌筋膜相连续,附着于眶外侧缘和颞深筋膜,即外侧眶部加厚区。深头直接与眶外侧结节(Whitnall结节)相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外眦韧带。

图/外眦韧带分为浅头和深头。深头附着于眶缘内侧Whitnall结节上。浅头穿过睑板附着于眶外缘骨膜并在眶外侧加厚。双头都与睑板浅层和下方相连续

除此之外,『睑板带』(tasalstrap)是一个独特的解剖构造,它插入睑板内侧、外眦韧带的下方。与外眦韧带相比,厚的睑板带更能抵抗与年龄相关的松弛变化。睑板带附着于外眦韧带深头下方3mm、后方1mm,距眶前缘4?5mm处。这一结构在眼睑松弛时缩短。在外眦固定术中松解这一结构有助于获得持久的修复或提升效果。

图/外眦韧带深头牢固附着于Whitnall结节骨膜加厚处。睑板带是清晰的解剖结构,将睑板内侧和下方通过外眦韧带悬吊至眶外侧壁,距离眶缘4?5mm。

在外眦固定术中适当松解睑板带,可获得减张效果,将这一纤维束向下的牵拉力减至最小。这样沿着外眦韧带上方松解粘连组织,是外眦固定术成功的关键。

三、眶内恻穹隆

纤维带像吊床一样将眼球悬吊于眶底之上。内眦部分的结构包括内眦靭带、Lockwood悬韧带、内直肌翼状韧带。与外眦韧带一样,内眦韧带也分成几个臂将睑板固定于筛骨与泪骨。每个臂都附着于泪囊顶端的骨膜上。前臂提供了对内侧眼球大部分的支持力。

图/内眦韧带被泪囊包裹。它分为前、后和上三个臂。与外眦韧带相似,韧带臂与睑板相连续。这条韧带各臂与其外侧组织被眼轮匝肌深层和浅层所包绕

四、眼睑

眼睑是保护眼球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结构。其百叶窗似的构造,对于清洁、润滑、保护角膜具有重要作用。眼睑闭合功能的损伤或受限都会对患者和医师造成严重后果。

上睑和下睑的解剖构造具有很多相似性。都是前层包含皮肤、眼轮匝肌,后层包含睑板和结膜。

图/眼睑解剖。眼睑由前层皮肤和眼轮匝肌,后层睑板和结膜组成。眶隔构成眶脂肪前缘

『眼轮匝肌』包括眶部、眶隔前、睑板前几个部分,可使眼睑环形收缩。睑板前眼轮匝肌部分与外眦韧带相融合,向外附着于眶外侧结节(Whitnall结节)。内侧形成两个头,附着于前后泪脊。

1、上眼睑

眶隔起始于弓上缘,形成眶的前缘。与提上睑肌腱膜融合,位于睑板上方。这两个结构融合像吊索一样容纳眶脂肪。

提上睑肌起始于Zimi环之上。它在横韧带(Whitnall韧带)下方向前延伸40mm形成腱膜。腱膜扇形附着于内侧、外侧眶韧带上。腱膜附着于眶隔上方睑板缘上方,在尾部向真皮发出纤维形成重睑皱褶。腱膜的延伸部分最终附着于睑板前方和下方。当腱膜衰老变薄,腱膜和睑板前的连接减弱但腱膜与真皮部分的连接仍保留使得上睑皱裰向眶上部上升,而睑缘会同时下垂。

Muller肌,或睑板上方肌肉,起自提上睑肌的深层,靠近肌肉形成腱膜并附着于睑板的部分。如果提上睑肌腱膜从睑板附着处开裂,只有在Milller肌变薄,失去其完整性后才可导致『获得性上睑下垂』。

在亚洲人中,提上睑肌和眶隔的融合通常发生在较低水平,使脂肪组织下降,于眼睑处堆积较多脂肪。眶脂肪的下降使他们的上睑呈特征性的饱满状态。另外,腱膜纤维较少附着于真皮,导致重睑皱褶的缺失。

各种不同人种上睑的解剖变异,各人种与衰老相关的解剖学变化:

①西方人

图/西方人上眼睑提上睑肌延伸并附着于皮肤表面形成距上睑缘6?8mm的重睑皱褶。提上睑肌-皮肤连接位置和腱膜前脂肪的前后关系决定重睑皱褶的高度和深浅。

②深陷(提上睑肌分离)

图/在某些提上睑肌与睑板分离的病例中,上睑皱褶位置较高。眶隔和腱膜前脂肪与提上睑肌相接位置靠上和靠后侧。这些解剖变异导致重睑皱褶位置较高、较深和上睑下垂。

③下垂眼睑

图/在衰老的眼睑,眶隔比较薄弱和存在损伤。眶隔延伸部松散,并造成眶隔脂肪下垂并下滑至提上睑肌前方和下方位置。临床上,这一结果导致提上睑肌-皮肤结合处向下方移位,腱膜前脂肪团位于低、靠前位置。

④亚洲人

图/年轻的亚洲眼睑解剖也和老年人的上睑相似,低提上睑肌皮肤联合区域和位置靠下、靠前的腱膜前脂肪团。虽有变异,低重睑皱褶、突出上睑和重睑皱褶特征都较为典型。

2、眶隔延伸

眶隔附着于睑板上方的提上睑肌腱膜上。眶隔向下超过这一附着处,一直延续到睑缘。它位于重睑皱褶处腱膜前脂肪的浅层。眶隔延伸是活动腱膜的动态结构。收缩这一纤维层可以改变睑缘的位置。

图/在睑板上方,眶隔与提上睑肌腱膜有附着。眶隔延伸起始于眶隔与提上睑肌附着处,并延伸至睫毛缘。在睑板上皱襞处,眶隔位于腱膜前脂肪浅层

眶隔延伸可以协调调节提上睑肌功能,但不能起到独立调节的作用。因此,在上睑下垂矫正术中,误认为此层是提上睑肌腱膜,而仅仅折叠这一层将导致矫正失败。

3、下眼睑

下眼睑的解剖结构与上眼睑相似。收缩下眼睑的睑囊筋膜与上睑的提上睑肌相对应。睑囊筋膜头分开包绕并与下斜肌肌鞘相融合。这两个头融合形成Lockwood悬初带,与上睑横初带(Whitnall初带)相对应。睑囊筋膜与眶隔在睑缘下方5mm处融合后止于睑板前面及下方。睑板下方的肌肉与上睑的Mliller肌相似,起自下直肌鞘。它走行于下斜肌前方,附着于睑板下缘。

眶隔、眼轮匝肌和下睑皮肤一起形成眶脂肪前方的屏障。当这些结缔组织松弛,眶脂肪就会向前方疝出,形成不美观、臃肿的下睑。这部分损失的眶部体积导致相应的上睑进行性凹陷,表现为上睑脂肪的凹陷。

睑囊筋膜及其上的结膜形成下睑脂肪的后壁。下睑术中横切睑囊筋膜,尤其是经结膜的眼睑手术,释放了对下睑的牵引,即减少了向下的牵拉使下睑缘的位置上升。

五、额部及颞部

额部及眉部包含4个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帽状腱膜。眉部由4块不同的肌肉构成:额肌、降眉肌、皱眉肌、眼轮匝肌。

图/眶周的面部肌肉。可见眶隔前和睑板前眼轮匝肌与内、外眦韧带相融合

图/额肌主要附着于眉内侧1/2或2/3部分。额肌可上抬眉毛内侧,额肌通常过分收缩以对抗外侧眉部下垂

图/额肌运动。额肌附着于眉内侧2/3。增加内侧眉上抬来对抗外侧眉下垂,减少视野遮挡。持续的额肌收缩会形成额部深横行皱纹。这解释了上抬或切除外侧皮肤时,过分上抬和扭曲的内侧眉会明显下降

额肌附着于眉内侧1/2或2/3部分,因而眉部外侧随年龄增加而出现下垂;眉部内侧则可随额肌运动而上抬,有时会出现为对抗外侧眉部下垂而内侧部分过分上抬的现象。持续的额肌收缩可以导致额部水平皱纹。

垂直走行的降眉肌位于中间,通常与额肌相连续,起于鼻骨,止于眉间皮下组织。它将眉部内侧向下牵拉,形成鼻根部水平皱纹。更常见的是,这些皱纹可由眉下垂导致,可随眉部提升同时得到矫正。

斜向走行的皱眉肌起于额骨,止于眉部组织外侧,有些延伸至眼轮匝肌和额肌,收缩时形成垂直的眉间皱纹。行上睑组织切除术后,由降眉肌和皱眉肌收缩形成的皱纹可变得更显著,原因是额肌不再需要过分收缩上抬上睑,因而变得松弛。

六、支持韧带

韧带形成眶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支架。眶周支持韧带,直接将眼轮匝肌附着于眶部,眶隔前组织附着于眶缘骨膜,同时分隔颧骨前部和眶隔前部。韧带延续并在外侧眶部加厚,止于外侧眶缘及颞深筋膜。同时它还附着于外眦韧带的浅层。

图/通过外侧眶部加厚(LOT),眼轮匝肌筋膜沿着眶缘附着于眶骨,并与眼轮匝肌支持韧带(ORL)相连续

图/眶部支持韧带(ORL)在眼轮匝肌睑部和眶部交汇处直接附着于眼轮匝肌,另一侧附着于眶缘骨膜,由此将颧骨前间隙与睑板前间隙隔离开来

这些韧带变薄导致眶脂肪下降到颊部。中面部提升应释放这些韧带以获得持久的提升效果。

七、血液供应

眶部及眼睑的血液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供应。眼动脉是颈内动脉颅内的第一个分支;它的分支供应眼球、眼外肌、泪腺、筛骨、上睑和额部。颈外动脉的分支为颞浅动脉和颧动脉。眶下动脉为颧动脉的延续,位于眶缘中间靠下8mm处,供应下睑。

上睑和下睑动脉弓为眼睑提供丰富的血液。上睑动脉包括位于上睑板缘的周围动脉弓——这一区域是行上睑下垂和重睑手术的切开部位。这一血管网的损伤通常会导致Miiller肌血肿,术后导致2?8周的上睑下垂。同理,下睑动脉位于下睑板下缘。

滑车上、鼻背、内眦动脉都横穿眶部内侧。眼睑成形术中去除脂肪时如切断这些动脉,且没有确切的止血,可导致球后血肿,严重者可能引起失明。

八、神经支配: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三叉神经及其分支支配眶周部位的感觉。眼支进入眶部分成额支、鼻睫、泪腺神经。鼻睫神经的终末支是滑车下神经,支配结膜内侧和泪囊。泪腺神经支配外侧结膜和外侧上睑皮肤。额神经为眼支的最大分支,分为眶上和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通过眶上孔,支配上睑皮肤、结膜和头皮的感觉。滑车上神经支配帽状腱膜、额部、上睑内侧及结膜内侧的感觉。良好的眶上神经阻滞可以麻醉上睑的大部分和冠状缝前中央部的头皮。

颧支穿出眶下孔分为1?3支。支配鼻部、下睑和上睑皮肤的感觉。中面部提升或置人眶下缘假体时应剥离眶下神经的外侧。

面神经出茎乳孔,在腮腺实质内分为上方的颞面支和下方的颈面支。颞面神经分为额、颧、颊支。颈面神经分为颊、下颁和颈支。这些支配面部表情的面神经分支有显著的变异性。面部肌肉的神经位于肌肉的深层。眶周手术或面部手术中眼轮匝肌分支损伤可导致轮匝肌运动迟缓或神经再生引起的眼肌痉挛。

图/眼眉和颞区解剖。浅绿色不透明区域示可悬吊缝合软组织的颞深筋膜和骨膜。广泛的剥离,软组织悬吊和外眦折叠可在此区域安全实施

面神经额支紧贴颧骨骨膜上方走行。之后它继续向内侧走行,并于眶上缘上约2cm肌肉层深面支配额肌、皱眉肌和降眉肌。另一分支沿着颧骨下缘走行,支配眼轮匝肌下部。术者应特别注意内镜或开放提眉术中避免损伤这一神经。

支持作者

记得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