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81953.html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
脚踝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和运动中很常见的损伤,在篮球运动中更是普遍。扭伤发生后,部分人休息一两天就能得到恢复,但较严重的伤者可能会出现肿胀疼痛,甚至一两个月也无法正常承重和行走。
相较于一次扭伤而言,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重复性扭伤。且外踝扭伤的再发生率很高,因此预防再次扭伤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踝关节扭伤的整体发病率和损伤后的持续影响可能被低估,因为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中有接近50%的人不会就医或进行系统的康复。
一篇系统性综述指出3%-34%患者有重复扭伤,这篇综述发现首次损伤和二次损伤之间相距的时间变化非常大,时间范围从2周到96个月不等。一个关于田径运动员的前瞻性研究表明,2年内再次扭伤发生率为17%。对于高风险体育项目再次扭伤的发生率会更高,例如篮球,有报道认为发生率为73%。
损伤机制
脚踝扭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骨科急症,占全部骨骼肌肉损伤的1/4。损伤类型则取决于解剖和足的位置。
踝关节严重的扭伤可能造成关节不稳定。最常见的扭伤是足相对于踝关节处于内翻、内旋应力下,踝关节处于跖屈位,外侧韧带最紧张时造成的。在这个姿势,距腓前韧带作为外踝的主要稳定结构,加强踝关节的关节囊。距腓前韧带的位置位于足掌的平面,足背伸时其外侧副韧带的作用得以发挥。距腓前韧带有限制内翻和旋转的作用。在跖屈位时,距骨在踝穴内可能向内侧或外侧出现的移位最大。由于此时踝关节的骨性结构最为松弛并且距腓前韧带最紧张,因此距腓前韧带损伤概率最高。在前方不稳定时,通常也是距腓前韧带最先损伤,它单发损伤的几率为50%~75%。
高冲击损伤可能造成跟腓韧带损伤。生物力学研究报道,单纯的跟腓韧带损伤可能造成内翻不稳定。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为15%~25%。但极少会出现单纯的跟腓韧带损伤,与之相似的是,单纯的距腓后韧带损伤也很罕见。
这三束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能帮助我们判断踝关节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切断距腓前韧带后,距骨倾斜度在跖屈时增加,背伸时无明显改变。切断跟腓韧带后,距骨倾斜度在背伸时增加,跖屈时无明显改变。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分别控制距骨平均20°的倾斜。距腓后韧带切断后踝关节的背伸增加,但不影响外侧稳定性。
被切开的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
危险因素
踝关节扭伤的风险因素分成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指增加外踝扭伤风险的个体特点,包括损伤史,年龄,性别,体格特征(身高,体重,体脂率等)以及肌肉骨骼特征(平衡能力,本体感觉,活动度,肌力,解剖学排列以及韧带松弛程度等)。外在因素是指增加个体发生踝扭伤的外在条件,一般包括外部支撑的使用,运动,比赛强度以及神经—肌肉训练水平等。
急性扭伤的风险因素可能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风险因素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将它们区分开。
急性脚踝扭伤:内在因素
1.损伤史:在很多研究中,踝关节损伤史已成为一个二次损伤风险因素之一。在这项研究中,有损伤史的一组踝扭伤的风险是无损伤史一组的两倍。
2.体格特征:一般来说,年龄和性别并非风险因素。不过,年龄性别和损伤等级却可能是互相关联的。相对而言,15-24岁的男性和30岁以上的女性有更高的踝损伤风险。另外,轻度损伤中女性损伤几率较高,而中度和重度损伤中并无性别差异。
3.肌肉骨骼特征:有两项系统性综述已证实了姿态控制是一个踝扭伤的可预测因素。虽然McKeon和Hertel在文献中提出异议,但他们的共同观点是,较差的姿势控制一般与踝扭伤的风险增加有关。
姿势摆动和平衡能力是脚踝扭伤的风险因素,另外,肌力损失也是踝关节扭伤的潜在因素。一项综述表明,背屈不足是踝扭伤的风险因素之一。这项由deNoronha等做的高质量系统性综述里说明了,踝关节灵活性不足者(平均背屈角度在负身体重量时为34°)相比于背屈角度平均达45°的一组来说,有5倍的脚踝扭伤风险。
在前瞻性的研究中证实,解剖学力线排列相关的特征,包括腿型,脚型,足弓形状,前足位置,后足位置以及脚趾畸形都不是踝关节损伤的风险因素。但O型腿的女性足部活动度过大与踝扭伤有关。
全身性的韧带松弛、踝韧带松弛以及功能性不稳,与脚踝扭伤虽然具有相关性却并不是必然因素。然而,距骨倾斜角度增加可作为男性脚踝扭伤的风险因素。
急性脚踝扭伤:外在因素
不论有无损伤史,在足球及篮球运动中,没有使用护踝作为保护的运动员有更高的脚踝损伤风险。使用外部支撑,包括贴扎和护踝,可以降低踝扭伤的几率。
肌效贴应用
穿气垫鞋也是发生脚踝损伤的风险因素之一,但高帮鞋和低帮鞋对踝扭伤的风险影响并无差异。
有损伤史而没有参与平衡训练的高中足球和篮球运动员发生踝扭伤的风险更高。同样的,有损伤史的运动员中,与完成本体感觉训练项目的运动员比较,没有受过本体感觉训练的运动员踝扭伤风险更高。平衡和本体感觉预防项目一般包括了踝平衡盘和晃动板的训练。在具有损伤史的运动员中,没有受过平衡训练,没有将牵伸放松作为热身的一部分的运动员有更高的踝损伤风险几率。同样的,没有受过本体感觉训练又没有进行神经肌肉激活的运动员也具有较高的可能性发生踝损伤。
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具有以下特征的个体会更容易发生脚踝扭伤:
①有过踝扭伤史
②没有使用外部支撑
③在运动前没有进行适当的静态拉伸和动态活动作为热身
④踝关节背屈角度不正常
⑤有损伤史的个体没有受过平衡或本体感觉训练
踝关节不稳定:风险因素
踝关节不稳定的特征包括:较大程度的距骨曲度,步态中足跟落地时内翻,步行时足间距减少,跳跃后落地稳定时间延长,姿势晃动以及踝内翻向心肌力的下降。此外,踝前与踝内翻测试显示松弛与踝关节不稳定有关。另外一些研究也支持骨性特征,包括距骨曲度增加,距骨前置,以及慢跑时足背屈角度不足是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