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众多食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小包干燥剂,它被用来防止食品受潮和发霉。虽然大多数人知道干燥剂“不能食用”,但近日一则关于干燥剂遇水后灼伤眼睛的消息,让人们对其潜在危害感到担忧。那么,看似无害的食品干燥剂,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呢?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干燥剂主要包括氧化钙(生石灰)、硅胶、三氧化二铁以及氯化钙等,其中以生石灰和硅胶为原料的干燥剂最为普遍。特别是生石灰,由于其吸湿效果好、来源方便且价格亲民,因此在食品包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硅胶干燥剂的逐渐普及,石灰类干燥剂正逐渐被替代。硅胶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无毒、无腐蚀性且性状稳定,同时吸湿力也相当出色。
然而,石灰类干燥剂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变硬便无法再发挥作用,因此逐渐被市场淘汰。同时,根据食品药品包装的相关规定,干燥剂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注其主要成分及潜在危害,并做出相应的安全提示。大多数食品企业会在干燥剂包装上明确标注“不能食用”和“远离儿童”等警示字样。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在吸水后变为粉末状的氢氧化钙(熟石灰),这一过程不仅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而且氢氧化钙作为碱性物质,一旦进入结膜囊,会对角膜和结膜造成严重灼伤。这种碱烧伤的后果比盐酸、硫酸等酸烧伤更为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食用零食时,应将干燥剂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以避免潜在伤害。如果不慎有生石灰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医院接受治疗。
另外,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于刚指出,食品干燥剂中的碱性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通过细胞膜改变细胞内PH值。严重情况下,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角膜结膜的坏死、穿孔以及眼球炎症等严重眼部病变,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若发生误食情况,应如何进行急救呢?儿童由于对干燥剂的性能不熟悉,可能会误服而造成食道灼伤。三氧化二铁的大量服用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呈现铁中毒迹象。若孩子误食干燥剂,家长应首先分辨其类型。对于硅胶干燥剂,由于其胃肠道内无法吸收且可随粪便排出,因此一般无毒,无需特殊处理。若误食生石灰干燥剂,则需迅速喝水稀释并催吐,以减少体内吸收,但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呕吐时再次灼伤食道,随后立即送医治疗。
专家提醒,食品干燥剂包装上的警告如“不能食用、不能浸水”等常被忽视。在处理食品干燥剂时,尤其是石灰干燥剂,应格外小心。若包装破损或不确定如何处理,最好直接丢弃。虽然食品干燥剂在意外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但只要妥善处理并尽到教育监管责任,就可确保孩子们的安全。